关于双证非全日制太坑了可行的方法

来源:安成教育咨询网 时间:2023-10-09 00:52:42 责编:教育顾问 人气:

免试非全靠谱么?

应该还靠谱。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身是双证在职研究生,2016年12月1日开始,它融合了十月在职联考以及EMBA之后统一命名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这种读研方式的前身双证在职研究生是有预科班的,所谓预科班就是可以先到院校学习研究生课程,等到符合报考条件后去考研,考研通过后只要大家修满剩余学分就能参加论文答辩获取研究生文凭了。改革后双证在职研究生虽然名字变了,但是本质还是一样的,这种双证在职研究生预科班还是存在的。

非全日制研究生遇冷,问题出在哪儿了?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遇冷说法不准确。只能说目前是新生事物,有待时间检验,那么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个人觉得有以下3点原因:

1.刻板印象。非全日制研究生国家层面是希望它热。教育部2016年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文件要求,统一了两者的考核方式,招生计划,教育质量,证书管理等方面,证书由单证改为双证,即可同时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就是要整体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扭转社会的错误看法,同时增加了各高校的非全招生名额,从此在职研究生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启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代,但从社会层面来看,用人单位目前仍摆脱不了固有刻板印象,认为非全和以前的在职一样,甚至认为花钱就可以读,这是因为对国家政策不够了解,客观来说可以理解。非全考试已改为全国统考,考试难度和全日制相同,培养质量也是统一标准,实际上较此前在职研究生不可同日而语。

2.培养质量。从国家要求来讲培养质量要对标全日制,但实际操作来说,各高校执行力度不够,原因在于培养成本高,招生难,那么问题来了,考研如此火爆为何招生难,客观来说,在职人员较应届生录取的机率较小,原因就是统考后无形给在职人员增加了考试难度,录取人数自然很少,以某省为例,相当一部分高校个别非全日制专业录取人数只有个位数,低于5人授课都成问题,而且很多学生远在外地无法来上课,学费又不足以弥补小班授课的教学成本。因此,高校,教师没有积极性,虽然较以往培养质量有所提高,但与全日制相比仍有差距,从历年某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来看,一般,不合格论文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占比仍然很大。

3.学习意识。非全日制研究生迫于工作压力,一旦录取,学习积极性就有所松懈,往往会抱着我就是要个证,混合文凭而已,不用那么认真,甚至单纯为了职级晋升,对于是否能学到东西,完全不在乎,学习热情不高,甚至旷课,不参与正常的教学环节,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都进一步加剧了培养质量下滑,回到社会也很难被认可。

虽然非全日制培养困难重重,但只要学生,学校,社会形成合力,相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之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