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考西南石油大学艺考院校专业

来源:安成教育咨询网 时间:2023-10-06 17:18:02 责编:教育顾问 人气:
西南石油大学简称“西油”,中国第二所石油高校,是一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国技术中心、研究生院和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水平大学,多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具有博士生导师自主审批权和招收及保送本科生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四川省共建大学,也是美国雪佛龙全球16所合作高校之一(包括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等国家高等教育重大建设项目, 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学校位于新一线城市成都,校门口便是成都地铁石油大学站。20世纪50年代国家调集清华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的相关院系力量创建该校,朱德委员长亲临学校并嘱咐:“国家很需要人才,要很快把人才培养出来”,集中老牌名校专家大师组建该校的建校历史奠定了该校高起点办学的基石。“北有北京石油学院、南有四川石油学院”,学校1970年代招收硕士生,1980年代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0年代跻身全国百强高校,开始纳入一本招生计划。学校专业涵盖经、管、文、法、艺等8大学科门类,油气学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在校研究生规模5942人(其中博士生695人),位居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第68位,是中国科研经费最多的非教育部直属高校之一,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此求学,被称为“石油黄埔军校”。历史沿革西南石油大学诞生于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马载(副部级、1949年时任热河省委副书记)率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的教师安营扎寨于荒野中开始了先有学生后建学校的破常规建校过程,国家集中了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等院校的相关院系力量组建学校的建校过程奠定了学校高起点办学的基石。学校1958年录取新生全部为五年学制的本科生,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石油机械工程)成为全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中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勘探与开发)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批准,1995年学校教师罗平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二批院士)。2004年学校获批组建研究生院,同年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2008年,四川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西南石油大学。 年学校获批“小211工程”一期工程建设资金1.8亿元。破常规建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石油工业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需要,引起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毛泽东到四川隆昌气矿视察,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主持四川油气田勘探开发。1958年3月中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在四川南充市指挥打响了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面对世界专家的“中国贫油论”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困难以及石油大会战的急需,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第二所本科石油高校,校址设在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南充市。1958年8月,石油工业部先期招收643名本科新生(四川石油学院所有高考招生计划均为五年制本科),分属石油地质学、石油钻井、石油开采、矿场机械、炼厂机械、石油炼制、人造石油七个五年制本科专业。1958年9月石油部委派马载(副部级、1949年时任热河省委副书记的)去南充筹划创建学校。9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学院。学校在年轻的共和国倾举国之力展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大会战这个背景下开始了先有学生后建学校的破常规建校过程。1959年元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4次会议通过:马载任四川石油学院院长(副部级)。1960年3月12日,朱德委员长视察学校。在详细询问了学院的工作情况和师生生活后,委员长指示:“国家很需要人才,要很快把人才培养出来”并挥毫题词“鼓足干劲把川中石油迅速大量地开采出来。”1960年5月22日,胡耀邦同志来校视察,他勉励大家立志办好学校,并为学校题词:“为建立一支强大的石油工业的科学技术队伍,高速度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而齐心奋斗。”1963年2月石油工业部撤消中南石油学院将中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石油钻井系部分并入学校。1970年7月,国务院批准四川石油学院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1972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改革开放在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中,收藏着一支美国生产的石油钻头——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将它带回中国(后赠送给西南石油大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引进来”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由建校之初的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在中国高校中较早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克服了地处四川南充交通不便、地域优势缺乏、人才引进较难等诸多困难,取得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标志性建设成果,拥有联合国援建中国的“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和加拿大援建中国的“中加天然气勘探开发培训中心”,学校已发展成为中国石油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国务委员康世恩接见学校同志并称赞学校:“深山里面出神仙”。同年学校获批国家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被世界银行代表团确认为世行贷款项目。1989年中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勘探与开发)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1990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是那个时代毕业生中的最强音,1993年7月4日,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冒雨到成都火车站看望学校81名支援新疆吐哈建设的毕业生并为其壮行。199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为学校科技英语89级学生邵文琦题词:“不怕鬼,不信神,求是求实唯真理”“文琦同学:请转告你的父母,他们有一个好孩子,有理想,有志气!我祝贺他们!望你继续努力”。1997年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学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1998年学校批准成为四川省一本批次录取院校。2000年3月,学校划转四川省,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17] [16] [18] 西迁成都2001年9月16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柳斌杰、四川省副省长柯尊平等领导为学校成都新校区建设开工剪彩。2002年学校成都校区一期工程(850亩)建成,学校办学重心由南充市移至成都市。2002年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挂牌,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省政法委书记王景荣等领导出席,同年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西南石油大学。 2003年学校批准升格为大学,2005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在2004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学校再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同年学校获批设立研究生院并在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2008年学校校庆期间李岚清、周永康、万钢、刘奇葆等领导先后表示祝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四川省签署协议共建西南石油大学。 2010年秋季学期起,学校所有统招本科(不含应用技术本科、独立学院)、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培养工作全部在成都主校区进行(截至 年成都校区建成校园面积2300亩)。目前成都校区包括由中央预算投资建设的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本科综合实验楼在内的一批实验大楼和海外留学生公寓大楼正在建设中。[30-33]     学校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成都地铁3号线在校门口设有地下地铁车站——石油大学站。 年学校获批“小211工程”一期工程建设资金1.8亿元。  年3月,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6月美国雪佛龙(原名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是雪佛龙在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所高校,也是雪佛龙全球16所合作高校中之一(包括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据教育部统计, 年科研经费最多的非教育部直属高校为西南石油大学,总金额达4.6亿元。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著名、具有世界影响的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科学制定了“三步走”跨越式发展战略。 年4月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来校指导并提出希望:“努力把西南石油大学办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以石油天然气为鲜明特色的大学。”[40] 同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常委范锐平来校考察并提出希望:“要坚定创建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发展要主动融入到四川的区域发展战略当中去。区域的创新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而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校院所提供科技创新支撑。”范锐平还说:“西南石油大学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在国际国内地位,还是在学术界、产业界的地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年学校再次入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年,699万创历史新高的大学毕业生规模,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然而, 年,进该校招聘的企业数量和岗位数量创历史新高,研究生需求比达到4.5:1,本科生达到4.2:1,该校毕业生供不应求。近70%的毕业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工资薪酬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年6月攀钢集团与学校签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年8月6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北戴河看望参加 年暑期休假活动的专家,并同大家进行座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各方面优秀人才致以亲切问候。座谈会上,西南石油大学校长赵金洲,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小牛,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郑晓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景源先后发言,其中西南石油大学校长赵金洲做了题为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融入’中培养青年人才”的主旨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参加看望和座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参加看望并主持座谈会。 年学校在中国大学服务社会排名中位居第26名。科研学术科研成果截至 年3月西南石油大学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995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500多项。“十一五”以来,发表论文11341篇,出版专著204部;获准授权专利 649项,其中发明专利 259项。学报西南石油大学学术期刊分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CD核心库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和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Petroleum》3种。中文核心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为中文核心期刊,罗平亚院士担任主编。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优秀期刊”称号,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CD核心库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CD核心库期刊,主编由朱世宏担任。国际学术期刊《Petroleum》:为把学校办成世界知名的以石油天然气为鲜明特色的大学,[39] 学校决定创办国际学术英文期刊Petroleum(国际标准期刊号为SN:2405-5816),Petroleum期刊知识产权为西南石油大学拥有,填补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学科在英文学术出版领域的空白。《西南大学学报》现已被国外著名数据库Elsevier、Scopus、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等收录。   科研机构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协作)1个,国际培训中心1个,教育部石油天然气装备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天然气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油田化学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研究中心、研究室)32个。合作科研基地油气田数字化研究与工程中心、复杂地质与地震勘探、石油井下工具产学研合作、特达·西南石油大学钻采设备研究所、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凯茨阀门研究所钻采设备研究所、川庆钻采科技·西南石油大学石油钻头联合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保瑞特钻头技术产学研联合研究所、川克·西南石油大学金刚石钻头技术联合研究所、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油气工程安全环保技术研究所、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所、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恩承油气新技术研究、压裂酸化工作液研究中心、螺杆钻具技术联合研究所、宏华友信·西南石油大学钻采设备研究所、奥瑞拓·西南石油大学石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独立为了破除中国高校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影响,西南石油大学决定进一步强化学院教授委员会的职责,让教授们对学术事务充分行使学术权力。学院教授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教授治学,学院教授委员会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具有教授职称的院长、党委书记可以当选为委员,但不担任主任,没有当选为委员的院长由教授委员会决定是否邀请列席教授委员会会议。如果教授委员会认为应该做或同意做的学术事务,党政班子必须做;教授委员会认为不应该做或不同意做的,党政班子一般不做。如果教授委员会认为不应该做或不同意做的,而党政班子认为应该做的,两者发生矛盾时,双方就要把各自意见一并上报学校,由学校进行裁定。学术交流中国智能系统工程学术大会2008年9月28日,主题为“智能系统工程的新发展”的中国智能系统工程学术大会在学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朱中梁等专家学者交流总结了近年来智能系统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中国石油天然气能源发展与安全高峰论坛2008年10月3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能源发展与安全高峰论坛在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四川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李亚平、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周守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韩大匡、童晓光、康玉柱、舒兴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尚平、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兼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陈次昌出席开幕式。SPE(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全球杰出演讲 年4月7日,SPE(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全球杰出演讲(Distinguished Lecture)活动在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SPE全球杰出演讲题目为“Optimized Shale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per Placement of Wells and Hydraulic Fracture Stages”。SPE全球杰出演讲始于1961年。到今天,该协会每年在全球范围推选30名油气行业专家学者进行巡回演讲,与世界同行分享其专业经历与知识。师资力量截至 年3月,学校有教职2262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1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18人。专任教师1511人,其中有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博士生导师10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6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师8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省“百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7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8人。合作交流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俄、英、德、日、法、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文化传统大学精神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精神: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伴随着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前进的步伐,西南石油大学也于2008年走过了50华诞。在西南石油大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导向,这些是构成“西南石大精神”的基础和元素。“西南石大精神”的生成经历了孕育期、发展期、形成期三个阶段,现将之提炼为“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这是对若乾元素概括、总结和升华的结晶,是从西南石大厚重的人文积淀中提炼出来的最宝贵的精神品质。微言大义,独特表达立足于学校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在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所独具的鲜明特色,有别于其他高校,也同样有别于石油兄弟院校,巧妙地将其与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独特精神气质融合,匠心独具,凝炼和展示了意境深远的思想文化精神,体现出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和远大的志向,彰显了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内涵丰富,厚重博大作为价值理念的集合,“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 既包涵了学校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体现了广大西南石大学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豪迈气概。它以无形的控制力、感召力、凝聚力,激励师生传承“为祖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刻苦学习的远大志向,自觉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始终保持不断进取、敢于争先的良好精神状态,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不断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新贡献。与时俱进,时代感强“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建校初期,“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就是为早日摘掉国家“贫油帽子”做贡献;在上个世纪,“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就是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在划转地方后,“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就是为国家能源战略和国家能源安全做贡献,就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作贡献;随着学校向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建设目标的迈进,“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还包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校训明德笃志 博学创新西南石油大学夜景西南石油大学夜景校歌西南石油大学校歌:《飞翔》辽阔的天空,飘荡着彩云,无边的沙漠有美丽的绿舟,我们在难忘的青春中奋发,为我加油,为你争气!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飞翔,飞翔嘉陵江的朝阳拥抱着欢笑,桂湖的花朵绽放着希望,我们从前辈的梦想中启航,有我同行,有你相伴,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古往今来多少俊杰,少年立壮志,立壮志!东西南北四海为家,风雪何所惧,何所惧!历史讲着你我们写下的历史,未来在等着我们开辟未来!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期待那一天,远方的召唤,让我们一起,一起飞翔,飞翔!让我们一起飞翔!让我们一起飞翔!让我们一起飞翔!飞翔,飞翔,飞翔!西南石油大学校歌《飞翔》吕继宏、李丹阳领唱,校师生合唱团合唱。[95] http://www.16ik.com/?25254.html 艺术高考西南石油大学艺考院校专业 艺考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