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考云南师范大学艺考院校专业

来源:安成教育咨询网 时间:2023-10-06 17:17:58 责编:教育顾问 人气:
云南师范大学,坐落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师范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和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戊寅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据学校官网 年9月信息显示,云南师范大学占地面积333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40余个科研机构。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0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图书资料320余万册;建校七十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历史沿革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诞生于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云南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时期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53年昆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部分)并入贵阳师范学院,现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53年昆明师范学院(物理、历史、地理、教育等专业部分)并入西南师范学院,现发展为西南大学;1954年昆明师范学院(矿物地质专业)参与合并组建昆明工学院,现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59年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科)改建为云南艺术学院;1965年昆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部分)并入云南大学;1965年昆明师范学院(生物专业部分)并入昆明农林学院,现发展为云南农业大学;1962年云南体育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滇南大学(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专业)、滇西大学(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专业)并入昆明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时期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合署)、云南体育进修学院进行实质性合并办学,重组新的云南师范大学。办学规模院系专业据学校官网 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下设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文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高尔夫学院、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马列部)、传媒学院、国际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19个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文理学院、商学院),1个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和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以及1个和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厅共建的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开设86个本科专业。师资力量据学校官网 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百人计划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2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9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9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1人、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37人、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26人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教学建设据学校官网 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云南省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云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学校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3所地方高师院校之一,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学科建设据学校官网 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等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对外交流据学校官网 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 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和云南省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3个孔子课堂、5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招收62个国家的留学生13000余人次。目前有各类留学生1705人,是云南省在校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据学校官网 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云南省 协同创新中心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以及太阳能转化-储存材料与器件中英研究开发中心、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汉藏语研究院、云南研究院、云南华文学院、卜励德美国研究中心、朗宁加拿大研究中心和“中国·昆明泛亚人才教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科研成果2009年- 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承担其它科技项目100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项,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云南省等省级以上的成果获奖19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5.2亿。在少数民族哲学、福利文化、群体行为涌现机理及风险辨识、边疆地理、边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区域合作与边疆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边疆社会稳定等研究领域具备了较强的优势。一些金属氧化物纳米线传感阵列测定多种肿瘤标记物的研究、Stokes光谱反演太阳矢量磁场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有γ辐射的类星体CCD观测和高能辐射机制研究、非线性分析中的若干障碍问题及相关问题研究、基于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集热器件能量传输转换机理研究、云南西部横断山小型兽类冷适应模式与生存适应对策的研究、镶嵌纳米贵金属颗粒的氧化钡复合薄膜的制备和特性等进入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 年7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资源约310万册(件),藏书量为省内高校之首。图书馆购置重要的中外文数据库4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读秀知识库、国研网等,外文数据库Elsevier SD、SCI、JCR、Wiley、Springerlink、MathSciNet、EBSCO、ProQuest、Gale和国道教育等为核心数据资源。此外,图书馆还购置了139.52万册电子图书,包括方正Apabi、超星、书生之家、金图和维思博文等。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馆藏有国内唯一专事收藏西南联大文献的“国立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藏有西南联大时期的珍稀文献6千余册;“西南联大文库”专藏西南联大师生作品和西南联大研究文献1万余册;“古籍特藏室”专藏古籍文献6万余册(包括善本137种2732册);国内知名的“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专藏云南当代作家艺术家作品2万余册;“昆明中日交流之窗”专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捐赠的日文文献上千册。图书馆还收藏有方志、年鉴等工具书2万余册、《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中华再造善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乾隆大藏经》、Gale文学评论系列工具书册等。图书馆还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特藏库”、“西南联大文库”、“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能源环境与生物技术”、“云南民族教育文库”。学术刊物学校主办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进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30强之列,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影响因子进入全国同类期刊前40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大学学报中首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综合影响因子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30位。文化传统校训刚毅坚卓“刚毅”一语最早的完整诠释见于《札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至于“坚卓”一语,源于成语“艰苦卓绝”。其中“坚卓”一语,不是一般用于形容环境条件的“艰苦”,而是人的精神修养的一种境界。“刚毅坚卓”中的“刚毅”要求师生做一个无私无畏的人,即所谓的“无欲则刚”,对物质世界或其他人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主体性,激励人坚忍不拔,刻苦自励,追求真理,创造丰功伟业;“坚卓”则要求人心之坚定,刻苦自励,勤奋学习,卓然成家,但又不慕名利地位,铁骨铮铮;不好为人师,不强为人师,而又谦恭和蔼,待人以诚,循循善诱,能移风易俗,成人之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继续指引我们保持人类的主体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校歌云南师范大学的校歌沿用了原来西南联大时的校歌,联大校歌的歌词是按《满江红》词牌名创作的,《满江红》极富音乐性,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慷慨激昂,悲壮感人。词牌《满江红》又称《上江虹》,是双调,即分为上阙(八句)和下阙(十句),标准字数是93字(上阙47字,下阙46字),非标准的则有89、91或94 字的,每阙的偶数句押韵,标准情况是押入声韵活仄声韵,非标准的押平声韵。联大校歌歌词采用标准的93字,押入声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作词:冯友兰、作曲:张清常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贞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祈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倭虏复神京,还燕碣。 http://www.16ik.com/?25256.html 艺术高考云南师范大学艺考院校专业 艺考院校